說到新飛品牌,估計老一輩的人都聽到過這個名字,在過去,家里有冰箱的估計就是新飛的品牌,過去的新飛與現在的美的,海信一樣耳熟能詳,反觀現在的新飛,在新飛網上商城已經基本陷入停滯的狀態: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是顯示庫存為0,已無法購買。新飛的停產讓大家不禁為新飛的近況擔憂。
新飛電器的總廠在河南新鄉,工廠有著3000多名員工,還有2000多名為駐外銷售渠道的員工。看著這么大的一個工廠,事實卻是6年虧損了24.83億元,這讓人很意外,對于新飛電器如此嚴重的虧損原因,業界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說新飛的虧損主要是1994年豐隆的入主導致的,豐隆在入主新飛前主要是以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為主的公司,之前也從未涉及過冰箱產業,對于怎樣運作新飛電器可能是個新事物。也有人認為,新飛電器的沒落是與當初公司沒有及時更新與創新有關,一個與早期就成立的公司,經歷了多種經濟壓力的情況下,還能存留下來的公司,內部的不斷推陳出新是必要的,但是可能早在劉炳銀的那個時代新飛就錯過了多元化發展的時機,所以才會有了今天的衰落埋下了種子。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與新飛同做冰箱的產業“海爾、容聲、新飛、美菱”到了現在,能走到大眾面前也就只有海爾與容聲的知名度要大些,反觀現在的美菱與新飛有著相似之處。美菱與新飛電器都一樣,有著一位盡心盡責的企業家張巨聲,同樣是經歷了1989年國內經濟情況復雜的國企改革。同樣是面對不同程度的虧損,在2001年與2003年美菱的虧損報表分別是3.5億元與1.95億元,在這樣困難從從的環境下,美菱的企業之中也并不好走,有了新飛的前車之鑒,眾多家電行業都應該要反思,怎樣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