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假冒的元器件不僅在價格比正品便宜,且在性能上也是差很多,那它的原材料都是哪些呢?電子垃圾,這個大家并不陌生的字眼,利用一些電子垃圾,經過一系列特殊加工后,有的會再次回流到市場,這就成了是假冒元器件的主要來源。
可能大家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電子廢棄物帶來的一些現象,例如把舊的電視機、手機拆解以后,重新組裝成二手機、翻新機,再進行第二次銷售。還有一種,就是用強酸洗出電路板上的貴金屬。
電子垃圾的處理大概從90年代開始,都是在廣東一帶,汕頭的貴嶼鎮、清遠的龍塘鎮、南海的大瀝鎮名氣最響,甚至被譽為中國三大電子垃圾拆解場。這三個地方承載了全球電子垃圾的翻新處理工作,最后這些經過處理后的電子垃圾改頭換面重新包裝成原裝貨再流回市場。這中間的利潤可想而知。
我們來看看這中國三大電子垃圾鎮:
汕頭貴嶼鎮
估計只要是知道電子垃圾的人,都知道有個地方叫貴嶼,它是華南地區著名的電子垃圾集散地,每年涌入貴嶼的電子垃圾有上百萬噸,被譽為“電子垃圾拆解第一鎮”。就連央視對此都有過報導。
貴嶼人通過拆解再賣二手電器元件、煉取重金屬利潤巨大,讓不少貴嶼人富裕起來,不少散戶年入均超百萬,據說部分身家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其中最賺錢的就是拆機件。拆機件就是將電路板上可用芯片拆解下來,經過翻新、打標等一系列工序,再流回到市場。這種拆機件,外觀看起來與新品無異,價格還非常便宜。在山寨機時代,非常受歡迎,主要流入到深圳華強北等電子賣場。
清遠龍塘鎮
清遠龍塘鎮位于清遠市區東面,清遠龍塘鎮與貴嶼不同的是他們主要是以大型露天焚燒場及拆解作坊為主。但是由此帶來的空氣污染是不容小覷的,雖說拆解垃圾成了當地人的主要收入來源,老弱婦孺皆以此為業。但是,最近幾年環境問題得到重視,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龍塘鎮的拆解產業開始衰落,到現在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為主。環境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佛山大瀝鎮
佛山大瀝鎮位于佛山南海區東部,可能是最快淡出大家視野的。
譬如,外殼塑料銷往廣州番禺等周邊小型塑料廠,可用電子元件送往深圳翻新再用,而廢舊電路板則送往汕頭貴嶼及清遠等地焚燒。